伤员转运后送
01-从角色2向角色3医疗设施航空医疗后送期间的战斗伤亡管理
03-Collective aeromedical evacuations of SARS-CoV-2-related ARDS patients in a military tactical plane- a ret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04-乌克兰火车医疗后送的特点,2022
02-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posal for Medical Evacuations in Military Operations
02-军事行动中医疗后送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议
05-无人驾驶飞机系统的伤员疏散需要做什么
04-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vacuation by Train in Ukraine, 2022.
05-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for Casualty Evacuation What Needs to be Done
07-一个德语语料库,用于搜索和救援领域的语音识别
08-雷达人类呼吸数据集的应用环境辅助生活和搜索和救援行动
08-Radar human breathing dataset for applications of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and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
06-基于信息融合的海上搜索救援目标定位
07-RESCUESPEECH- A GERMAN CORPUS FOR SPEECH RECOGNITION IN SEARCH AND RESCUE DOMAIN
12-欧盟和世卫组织联手进一步加强乌克兰的医疗后送行动
09-战场伏击场景下无人潜航器最优搜索路径规划
11-麦斯卡尔医疗后送-康涅狄格州陆军警卫医务人员在大规模伤亡训练中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06-Target localization using information fusion in WSNs-based Marine search and rescue
13- 年乌克兰火车医疗后送的特点
09-Optimal search path planning of UUV in battlefeld ambush scene
10-志愿医护人员从乌克兰前线疏散受伤士兵
14-海上搜救资源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在南海的应用
14-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Resource Allocation An Applica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15-基于YOLOv5和分层人权优先的高效无人机搜索路径规划方法
17-乌克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火药行动期间的经验对增加和加强培训伙伴关系的影响
17-Ukrainian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Experiences During Operation Gunpowder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ing and Enhancing Training Partnerships
15-An Integrated YOLOv5 and Hierarchical Human Weight-First Path Planning Approach for Efficient UAV Searching Systems
16-基于旋转变压器的YOLOv5s海上遇险目标检测方法
16-YOLOv5s maritime distress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swin transformer
19-人工智能的使用在伤员撤离、诊断和治疗阶段在乌克兰战争中
19-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T THE STAGES OF EVACU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OUNDED SOLDIERS IN THE WAR IN UKRAINE
18-军事行动中医疗后送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议
20-乌克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火药行动中的经验对增加和加强培训伙伴关系的影响
20-Ukrainian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Experiences During Operation Gunpowder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ing and Enhancing Training Partnerships
21-大国冲突中医疗后送的人工智能
18-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posal for Medical Evacuations in Military Operations
23-伤亡运输和 疏散
24-某军用伤员疏散系统仿真分析
23-CASUALTY TRANSPORT AND EVACUATION
24-Simulation Analysis of a Military Casualty Evacuation System
25-无人驾驶飞机系统的伤员疏散需要做什么
26-Aeromedical Evacuation, the Expeditionary Medicine Learning Curve, and the Peacetime Effect.
26-航空医疗后送,远征医学学习曲线,和平时期的影响
25-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for Casualty Evacuation What Needs to be Done
28-军用战术飞机上sars - cov -2相关ARDS患者的集体航空医疗后送——一项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27-乌克兰火车医疗后送的特点,2022
27-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vacuation by Train in Ukraine, 2022.
28-Collective aeromedical evacuations of SARS-CoV-2-related ARDS patients in a military tactical plane- a ret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03-军用战术飞机上sars - cov -2相关ARDS患者的集体航空医疗后送——一项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30-评估局部现成疗法以减少撤离战场受伤战士的需要
31-紧急情况下重伤人员的医疗后送——俄罗斯EMERCOM的经验和发展方向
31-Medical Evacuation of Seriously Injured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Experience of EMERCOM of Russia and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
30-Evaluation of Topical Off-the-Shelf Therapies to Reduce the Need to Evacuate Battlefield-Injured Warfighters
29-军事行动中医疗后送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议
29-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posal for Medical Evacuations in Military Operations
32-决策支持在搜救中的应用——系统文献综述
32-The Syrian civil war- Timeline and statistics
35-印尼国民军准备派飞机接运 1
33-eAppendix 1. Information leaflet basic medical evacuation train MSF – Version April 2022
36-战场上的医疗兵
34-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vacuation by Train in Ukraine
22-空军加速变革以挽救生命:20年来航空医疗后送任务如何取得进展
34-2022年乌克兰火车医疗疏散的特点
33-信息传单基本医疗后送车
40-航空医疗后送
43-美军的黄金一小时能持续多久
42-陆军联手直升机、船只和人工智能进行伤员后送
47-受伤的士兵撤离
46-伤员后送的历史从马车到直升机
37-从死亡到生命之路
41-后送医院
52-印度军队伤员航空医疗后送经验
53-“地狱之旅”:受伤的乌克兰士兵撤离
45-伤病士兵的撤离链
54-热情的和资源匮乏的士兵只能靠自己
57-2022 年乌克兰火车医疗后送
51-医务人员在激烈的战斗中撤离受伤的乌克兰士兵
59-乌克兰展示医疗后送列车
61-俄罗斯士兵在乌克兰部署自制UGV进行医疗后送
60-“流动重症监护室”:与乌克兰顿巴斯战斗医务人员共24小时
50-医疗后送——保证伤员生命安全
阿拉斯加空军国民警卫队医疗后送受伤陆军伞兵
航空撤离,印度经验 抽象的
通过随机森林模拟规划方法解决军事医疗后送问题
2022 年乌克兰火车医疗后送的特点
战术战地救护教员指南 3E 伤员后送准备和要点 INSTRUCTOR GUIDE FOR TACTICAL FIELD CARE 3E PREAPRING FOR CASUALTY EVACUTION AND KEY POINTS
军事医疗疏散
北极和极端寒冷环境中的伤亡疏散:战术战斗伤亡护理中创伤性低温管理的范式转变
-外地伤员后送现场伤亡疏散
伤员后送图片
从角色2到角色3医疗设施期间战斗人员伤亡管理
关于军事行动中医疗疏散的决策支持系统建议书
在军事战术平面上对sars-cov-2相关 ARDS患者进行的集体空中医疗后送: 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2022年乌克兰火车医疗疏散的特点
透过战争形势演变看外军营救后送阶梯 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东部伤兵营 英文 _Wounded_Warrior_Battalion_East
组织紧急医疗咨询和医疗后送 2015 俄文
-
+
首页
透过战争形势演变看外军营救后送阶梯 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透过战争形势演变看外军营救后送阶梯 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许鑫 周立 【摘 要 】 新世纪初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高新武器的悄然出现和使用,使战场环境 日 趋恶劣,伤情复杂,既往采用的前接后送分级救治的战时后勤保障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步向现场抢 救、区域救治、军民同治的方式转变,使现场救护和卫勤保障都面临很多困难,给一线救治及后勤 医院组织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结合战争形势演变过程,对外军后勤营救后送阶梯 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 后送阶梯; 医疗救护; 战争 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从战争这一特殊 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新的军事技术与新的作战理 论,成为 20世纪的特殊军事遗产。新世纪的到来, 高新武器的悄然出现和使用,使战场环境日趋恶 劣,伤情复杂,既往采用的前接后送分级救治的战 时后勤保障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步向现场抢救、区 域救治、军民同治的方式转变,给一线救治及后勤 医院组织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此我们结 合战争形势演变过程,对外军后勤营救后送阶梯及 医疗救护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1 新的战争特点 20世纪及新世纪的典型战争是从机械化战争 到高新武器的 “表演场 ”, 1939年 9月 1日从德国 入侵波兰战争开始,坦克和飞机这两种力量与速度 的完美结合将陆空联合实施机械化闪击战的模式推 上战争舞台。随后经历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战役、美 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贝卡谷地之战、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又预示了另一个新时 代的到来。第二次海湾战争是美国发动的一场全方 位的战争**—** “空地一体战 ”。在拥有质量优势的 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 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 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战场不固 定,无前后方之分,杀伤武器多样性,战场救护呈 现许多新特点〔2〕。 作者单位: 200003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临床护理 教研室 (许鑫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 (周立 ) 中国知网 https:iiwww.cnki . net 2 战伤特点的演变 2.1 20世纪的战伤特点 复合伤、爆炸伤成为主要的致伤特点〔3〕。 2.2 第二次海湾战争的伤情 自 2003年 3月 20日美对伊军事打击行动以 来,截止至 2004年 2月 10日,美军约有 16万人 参加了主要战事和驻防,共出现伤员 2400人,死 亡 534人 (其中主要战事死亡 175人,主要战事后 遇袭身亡 257人,非战斗死亡 80人, 自杀 22人 )。 在后送的 1077名伤员中仅死亡 18人,创下了美 军自二 战 以来伤病死率最低 (1∙7% )。 二 战 为 50% ;越战为 3∙7% ;海湾战争为 14∙3%〔4〕。从美 陆军华尔特里德医学中心 2003年 11月初收治的 230多伤 员统计上看, 受伤部位 主要 为 四肢伤 (45% )和脑损伤 (20% ); 致伤原因以炸伤、烧 伤、复合伤和心理创伤等居多。 3 外军伤病员救治后送阶梯 3.1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伤病员后送阶梯〔5〕 急救分队靠前配置,外科手术队现场急救伤员 可明显降低伤后死亡率,特种医学快速反应医疗队 在此次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医疗队由 287人 组成,共分 10类 43个保障分队,包括 6个创伤急 救分队, 6个核生化分队, 6个心理应激反应救治 分队, 6个卫勤指挥、控制通讯远程医疗分队, 6 个牧师分队, 3个预防医学分队, 2个烧伤救治分 队, 4个兽医分队, 2个卫勤保障系统评估与救援 分队和 2个航空医疗隔离分队。 3.2 英军在海湾战争时的后送阶梯 · 576·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年 10月第 24卷第 10期 N urs F M ed Sci,O c tober 2005,V ol∙24∙No ∙10 共分 5级〔6〕。 1级:每个战斗群都配有完整的 卫勤保障体系, 由 1名团军医主任和团卫勤助理组 构成,该组属英国二线部队,其责任是收容和复苏 伤员,并将其后送到后方医院。 2级: 为初期支援 展开,部署了具有全面战时能力的第一装甲战地救 护队,组成收容组和 2个包扎站。 3级: 由 2个卫 生支援队提供初期手术支援, 由 1名军医, 1名麻 醉师,多名辅助护士与技术员组成。 4级:地面战 争开始时,玛丽公主皇家空军医院扩建到 400张床 位,主要用于治疗后送过程中病情恶化的伤员和直 接送来的伤员。 5级:英国国内军医院虽然继续接 收伤员,但其能力有限,因此制定了联合计划。如 果伤员人数超过其接收能力,则由机场附近的国家 民用卫生保健医院负责接收。 3.3 法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后送阶梯〔7〕 3.3.1 团级救护 负责前方救护计划的实施以及使用相应的卫生 运输力量: 1∙通过从本土部队抽调的办法,增加 医生数量,进行伤员初救、急救、填写前方伤票。 2∙每个战斗连配一辆 VAB装甲救护车,该车是在 复杂地形唯一可靠的救护车。 3∙使用机动救护直 升机从团救护所后送。 4∙为烧伤伤员、化学沾染 伤员等提供技术和补充器材。 3.3.2 师级救护 负责伤员的分类、后送准备以及特急伤员的治 疗, 由 2个外科手术队和 1个内科医疗队以及加强 的 2个外科手术组负责承担。还有 2个技术方舱 (1个手术方舱, 1个复苏方舱 ), 2个化学洗消队。 这些新装备首次投入实战使用。 3.3.3 初次后送。 1∙绝对紧急伤员的初次后送: 在师分类中心 与后勤保障之间, 由 10架配护送组的救护直升机 完成。 2∙相对紧急伤员的初次后送: 在师分类中 心与利雅得基地卫生保障大队之间,先由配有护送 组的直升机后送,再由 5架战术运输机后送。 3.3.4 前方后勤保障群 2个现役简编机动野战医院、 1个空运外科手 术队、 3个加强的外科手术组、 1个空运后送装运 站、 1个卫生补给排负责卫生物资补给。 3.3.5 利雅得基地卫生保障大队 利雅得基地卫生保障大队是一个空运中转医 院,有 1000张床位,共计 7个手术组; 1个后方 空运后送装运站,配有1个救护n车排, 1个卫生补 给排。 3.3.6 延布港后方后勤保障群 视利雅得基地受阻或失能情况而变化。 3.3.7 阿尔 ·阿萨空军基地 配有海军的 1个紧急行动外科手术队,负责绝 对紧急伤员治疗。 3.3.8 国内后送基地 通过空军和民航后送力量,每天执行 10次后 送任务。 3.3.9 国内接待伤员〔8〕 根据医院的接待能力、有无专科以及空运的方 便程度,优先考虑使用巴黎 (4所医院 )、里昂 (德斯格内特医院 )、马赛 (拉弗朗医院 )、土伦 (圣安娜医院 )医疗轴心。 法国卫勤部门之所以能很快适应距离 5 000 km,难于通行,风沙大等困难条件下的伤病员后 送,原因是大部分问题都是预先研究过的。预先与 法军参谋部共同研制每日后送特急伤员 15名, 1 级伤员 75名, 2级伤员 90名, 3级伤员 120名的 后送计划,在各环节配备后送工具。在海湾战争 中,法军共有 577名伤病员,其中战伤 39名,在 从战区到本土后送 219名伤病员中无一人死亡〔9〕。 4 医疗救护保障措施〔10—14〕 1∙配发新型防弹衣,能阻挡射速很高的 AK47 步枪的子弹。 2∙急救人员训练有素。美军卫生部 门十分重视对军事医学的研究和医务人员的培养。 如美军医科大学加强了对学员的军事医学培训,各 部门十分重视对战斗卫生员的救护训练,美陆军卫 生中心与学校常年开办军事医学专业训练班; 训练 分室内、野外、函授等 3种形式, 内容包括军事医 学专业基础知识,战场自救、互救和新救护装备的 使用技巧。另外还对非军队卫生部门人员设置了卫 生保健奖学金等。 3∙应用新型卫生装备。如由五 角大楼资助的俄勒冈州赫姆康公司用虾壳中的一种 自然保护膜**—**脱乙酰壳多糖研制的绷带,能迅速 使伤口产生血凝,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还有止血 粉等。还装备了可运送 6名坐姿伤员或 4名担架伤 员的 “斯瑞克 ”装甲救护车及 “黑鹰 ”救护直升 机,他们在伤后黄金时间 ( 1 h) 抢救挽救伤员生 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加强信息化管理。 如 “战区管理信息系统 ”就包括战区伤病员统计和报 告系统,战区医疗调度信息系统,战区卫财补给系 统,战区卫生装备保养信息系统,血液制品管理信 息系统,战区验光配镜管理系统,野战远程医疗信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年 10月第 24卷第 10期 N urs F M ed Sci,O c tober 2005,V ol∙24∙No ∙10 · 577· 息系统和 “全美救灾医疗系统 ”等。 5∙应用远程 医疗系统和智能头盔,利用头盔上的摄像机,与远 在数十公里的急救中心或正在赶赴现场的军医通过 数字化通信网络实现远程医疗。 6∙应用无人操作 武器系统和保障系统, 以争取实现 “零死亡 ”。 综上所述, 由于两次海湾战争交战双方势力悬 殊,战争持续时间短,多国部队部署的各种战时医 院在战争中未得到真正的检验, 尚不能认为外军部 署的救治力量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伤病员的救治 模式,虽然美、英、法军战时伤员后送阶梯不同, 但是都重视使用救护直升机、各类后送飞机和医院 船,这点值得我军后勤借鉴〔15〕。 同时美军在海湾 战争中各种医院的立体部署可以看成是未来高技术 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伤病员救治一种模式。战争实 践已证明,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在战时广泛地应 用,尤其是化学武器和目前正在研制的各种智能武 器将 使 战 场 环 境 更 为 复 杂, 会 出 现 “三 断 一 瘫 ”〔16〕,伤员在局部地区、特定时间内发生增多, 使现场救护和卫勤保障都面临很多困难,战伤救护 难度明显增加。为此,我们应重视研制和装备重点 战区部队,提高野战生存能力,研制合理的救治模 式。 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救护队伍也非常重要, 并需加强战备训练和救护知识的培训,开展平战与 战时相结合,点片结合,军民结合,增强战地自救 和互救、战伤救护遇险急救、空运急救等战救训练 工作;打破单兵种演习,实行三军联合营救伤员训 练,塑造出一支陆、海、空、天 (外层空间 )、 电 磁 “五维一体 ”的高立体对抗,抢救伤员呈纵深、 立体、全方位和时空不规律分布的军队后勤保障队 伍〔17〕。 参考文献 1 岳茂兴 ∙现代特种战伤特点及其对策 ∙人民军医, 2003, 46 (1): 3-5∙ 2 罗成基 ∙研究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 明确军事医学在未 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医学教育研究, 2003, 12(2): 45- 47∙ 3 郭春杰,王凤章,司海运 ∙灾难救治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 版社, 1997∙6-7∙ 4 E ric ∙ Techniques help Soldiers survie M ercury ∙ N ew Technolog ies, 2003, 37(12): 1-3∙ 5 R ead D, A shford B∙Surg icalaspects ofoperation B ali assist: initial wound surgency on the tarmac and in fligh t∙ANZ J Surg ∙2004, 74 (11): 986-91∙ 6 李培进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外军医院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 志, 1995, 2(3): 249∙ 7 Y oder LH ∙ P eacemaking/peace keep ing missions: role of the U ∙S ∙ A rmy nurse ∙ C ritCare N urs C lin N orth Am, 2003, 15(2): 265- 73∙ 8 C hizh IM ∙The con tribu tion of themedical service to victory in W orld W arⅡ ∙Voen M ed Zh, 1995, 49(5): 79-81∙ 9 Thomp son CR ∙ A D elphi s tudy to validate compe tencies required of A ir F orce M edical Surg ical(46N3) nurses in mobilized environ- ments ∙M ilM ed, 2003, 168(8): 618-25∙ 10 E ric ∙ Techniques help Soldiers survie M ercury ∙N ew Technolog ies, 2003, 37(12): 1-3∙ 11 B oyd T ∙ Team s help soldiers dealwith combat s tress∙M ercury∙N ew Technolog ies, 2003, 36(11): 12-14∙ 12 H aagensen R, Sjoborg KA,R ossing A ∙ L ong — range rescue heli- copter m issions in the A rctic ∙ P rehosp ital D isasterM ed, 2004, 19 (2): 158-63∙ 13 Joan M, W alter R ∙ H andling leishmniasis cass W a ter R eed A rmy M edical center Public A ffairs Office and the U ∙S∙A A rm y M edical C ommand ∙ C ritCare N urs C lin N orth Am, 2004, 16(3): 78-80 14 Pa tel TH,W enner KA∙USA A rmy F orward Surg ical Team' s experi- ence in Operation Iraq i F reedom ∙ J T rauma, 2004, 57( 2): 201-7∙ 15 G alante JM ∙A re surg ical residents p repared for m ass casualty inci- dents? JSurg R es, 2004, 121(2): 273-76∙ 16 Schmelz JO∙C are of the critically ill pa tien t in amilitary unique en- vironment: a p rogram of research∙C rit C are N urs C lin N orth Am, 2003, 15(2): 171-74∙ 17 C handhry S ∙ F igh ting for justice ∙ BMJ, 2005, 133(12): 14- 17∙ (本文编辑 :赵中升 ) 更正 本刊 2005年 24卷第 9期 511页刊出的文章 “心肌梗死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文, 由于校对的疏忽将作者夏丽 梅错排版为贾丽梅,特此更正。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二○○五年十月八日 中国知网 https:iiwww.cnki . net
nyp366888891
2024年12月5日 17:43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HTML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