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保障训练
德军卫勤保障体系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nh
美军战时卫生勤务信息化保障情报分析
美军战创伤信息采集和记录现状
美军医疗保障体系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军地一体化卫勤动员对我军的启示 陈活良
德军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卫勤训练启示
美军卫勤体系建设启示
国内外军队卫勤指挥管理体制发展与比较
环太军演中美军 ATLS 课程培训的做法及启示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军战斗减员特点及关键 战伤救治举措效果分析
美军野战无人化卫勤装备进展与启示
美军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能力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趋势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德军卫生物资供应保障体制
外军医疗保障体制有关情况介绍
美军战伤死亡数据分析对加强战伤救治训练的启示
外军卫勤模拟仿真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美军寒区卫勤保障研究现状与启示
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卫勤实战化训练的经验及启示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
美军后勤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 白金十分钟 ”到“黄金一小时 ”——美军一线战救的 “ 101 ”策略及启示
战术训练 俄文 Takticheskaya_podgotovka_kursantov_uchebnyh_voennyh_centrov
-
+
首页
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军的启示
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军的启示 崔学军,卢福昱,郭树森(解放军后勤学院,北京 100858) 摘 要:外军卫勤保障体制可分为四种模式,即美军军兵种自成体系的制度联勤模式、俄军隶属总部的区域联勤模式、德军独 立军兵种的卫生联勤模式和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军队的军民一体化保障模式。本文分析比较和总结了外军四种卫勤保障模式 的特点,结合我军建设实际提出五点启示:我军卫勤保障模式应从隶属陆军的联勤保障模式向军兵种自成体系的制度联勤方 向发展;卫勤体制建设应向军政军令分开方向发展;卫勤指挥体系应向作战保障方向发展;指挥机构职能应向业务指导和行政 指挥相结合方向发展;卫勤指挥层级应向扁平化发展。 关键词: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改革 【文章编号】2095-3720(2015)10-0831-03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548/j.2095-3720.2015.10.027 Comparison between foreign medical service system mod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army CUI Xue-jun, LU Fu-yu, GUO Shu-sen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LA, Beijing 100858, China) Abstract: Foreign medical servic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 U.S. military departments'self-support joint lo- gistics mode, Russian regional military joint logistics mode, German independent military department of medical joint logistics mode, and civil-military medical service integration of such countries as Sweden, Israel, et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modes, and puts forward five developmental trends for our army's construction: transition from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attached to Ar- my to mode subordinate to respective military departments, separation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command for medical service sys- tem construction; medical commanding system's evolution towards combat sustainment; combination of business guidance and adminis- trative command for command organizations, and flattening medical command hierarchy. Key words: Foreign army; Medical system; Mode; Reform 近年来,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以美军、 德军、俄军为代表的世界军事强国在对军队进行体 制深化改革的同时,在军队卫勤体制方面也进行了 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效。反观我军, 在革命战争和军队和平建设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卫 勤体制,随着作战样式的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深入, 已较难适应我军当前实战化的卫勤保障需求。因 此,比较分析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探索研究我军卫 勤体制改革需求,对提高卫勤保障的能力和效益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外军卫勤保障体制比较分析 现代卫勤保障理论认为卫勤保障应具有整体 [收稿日期]2015-07-12;[修回日期]2015-09-02 [作者简介]崔学军,博士在读,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军后勤的研究。 [通信作者]郭树森,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军队卫生勤务等研究。 性、灵活性、精确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卫勤体制的合 理设置,是保证卫勤力量合理使用的必要条件[1]。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卫勤保障体制主要分 为4种类型(表 1)。 表 1 外军卫勤保障体制比较 体制 模式 代表 军政军机构设置 保障隶属机构 军队 令关系 方式 最高卫勤机构 部队卫勤机构 美军 分开型 隶属总部 隶属司令部门 三军自成体系 按行政 的制度联勤 职能 总部的区域 按业务 联勤 职能 独立军兵种的 按行政与 卫生联勤 业务职能 军民一体化 瑞士 按行政 保障模式 以色列 职能 平时隶属总部 俄军 分开型 战时隶属司令 隶属司令部门 部门 德军 分开型 隶属总部 隶属总部 一体型 隶属总部 隶属司令部门 外军主要国家军队卫勤保障体制建设有以下 几个特点: 1.1 卫勤保障体制模式以联勤保障为主 联勤保障已基本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卫 勤保障模式,联勤保障强调联合指挥、联勤保障,实 行跨系统、跨机构的紧密联合与协作,形成三军一 体的卫勤保障。美军将各军种卫勤力量统一于一 个军医总署下领导,并在军种间建立完善的卫勤保 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如美国防部规定陆海 空三军的兽医勤务由陆军统一负责;美本土的验光 配镜勤务按地区性协议实施,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 由陆军负责,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由海军负责;根 据海外地区驻军及军种保障能力,在不同地域指定 某一军种负责联勤保障,且不管是何军种的军人都 可在军队的任何一个医疗机构中就医[2] 。俄军由总 军事卫生部统一领导全军卫勤力量,优化军队医疗 机构分布,建立区域性卫勤保障系统[3] 。德军则建 立单独的卫勤军种,负责全军各军兵种的卫勤保 障[4] 。以色列、瑞士两国由于部队总体数额较小,不 单独成立部队医院,采取军民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 更加符合国情[5]。 1.2 卫勤指挥管理权责分明、军政军令分开 随着信息技术、武器装备和作战样式的发展, 各学科专业区分越来越细,随之而来的教育、训练、 装备管理、卫勤保障任务也越来越复杂。现代高科 技战争要求作战指挥高度合成,指挥机构高度一体 化和专业化,传统既管平时又管战时的军政军令合 一体制,指挥机构臃肿庞杂、任务分工笼统低效,已 经较难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从外军的管理实 践来看,实行军政军令分开是各国军队指挥领导体 制的发展趋势。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由于军 政军令系统不分,暴露出了卫勤组织指挥结构臃 肿,保障指挥计划职能不强,情报不准、方案预案不 符合实际等诸多问题,致使一线伤员抢救效率不 高,伤死率高达5.0%。俄军根据一次车臣战争的经 验和教训,大力改革卫勤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 二次车臣战争中,伤死率降至 1.9%[6] 。美军军令系 统由参联会指挥控制,其专门致力于作战及作战保 障指挥,战场情报准确、力量部署合理、支援保障迅 速,卫勤保障高效,如海湾战争中伤死亡率大幅下 降,伊拉克战争中伤死率为 1.7%,为二战以来最低 值[7]。 1.3 指挥权限以业务指导和行政指挥相结合为主 根据组织管理学“责任、权力和利益 ”相一致 的原理,组织结构的建立重点在于责、权、利的相 互协调和统一,以业务指导为职能的组织体系,过 于注重责任的区分,而并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利,因 此,专业机构上下级指挥关系不强,甚至可能出现 战时上下级保障关系断层等现象。以业务指导和 行政指挥相结合的卫勤机构设置,可从行政关系 上加强上级对下级机构的指挥权利,虽然在一定 程度上减弱了后勤指挥统一性,但更加符合卫勤 保障的高技术性、高机动性等特点。 目前,只有俄 军还在沿用前苏联以业务职能为主要原则的指挥 机构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上级卫勤指挥 机构在卫勤建设方面的指挥职能,导致卫勤保障 机构在建设上的支持不够,从而限制了卫勤建设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致使俄军卫勤力量的建设水 平提高较为缓慢。 1.4 卫勤指挥机构的设置以隶属同一部门为主 卫勤保障与战斗力组成要素相似,在救治过程 中要求人、技术和装备能够完美结合,具有战斗指 挥的属性,因此要求其卫勤指挥也须具备作战指挥 “灵活、机动、精确”的特点,以提高卫勤伴随保障能 力。而卫勤指挥机构隶属于同一部门指挥,是提高 指挥的执行性、高效性和精确性的可靠保证。 目前 大多数国家的卫勤机构设置隶属于总部或司令部 门指挥。如美军、俄军部队卫勤机构均隶属于作战 部门统一指挥,德军、以色列等部队卫勤保障则直 接由总部卫勤机构统一领导,以确保卫勤保障与作 战行动的一致性。 2 对我军卫勤体制改革的启示 2.1 卫勤保障模式应向三军自成体系的制度联勤 方向发展 当前我军联勤保障体制存在军兵种独立保障 能力不足、特勤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而多军兵种 联合作战已成为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模式,不同样 式的联合作战对军兵种力量组成、卫勤保障方式等 要求差别较大,各军兵种具有独立的卫勤保障能力 是我军实现联合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革 当前我军以陆军为主要联勤力量的区域保障模式, 建立各军兵种联合、规模适宜、制度标准规范的制 度联勤保障模式,对提高我军卫勤保障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8]。 2.2 部队体制建设应从平战一体向军政军令分开 模式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军卫勤建设 和保障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卫勤领导机构担负的工 作负荷也急剧膨胀。特别是为适应国家医改,我军 平时卫勤保障与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各级卫勤 领导机构也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于作战卫勤保障 的研究、训练和准备,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平战发 展的不平衡。从外军体制的发展历程和我军未来 作战与保障的要求看,军队体制实行军政、军令分 开制已成为一种趋势,从我军卫勤发展的要求看, 卫勤指挥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也应向这个方向发展。 2.3 卫勤指挥应从隶属后勤指挥体制向隶属作战 指挥体制方向发展 我军现行的卫勤指挥领导体制完全在我军后 勤体制内运行,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卫勤物资与伤 员“双向流动 ”和后勤物资“单向流动 ”在技术上的 矛盾愈发明显;卫勤保障的机动性与后勤保障的稳 定性的矛盾愈发突出;卫勤保障“作战保障”的性质 与后勤“供给保障”在性质上的不相容性提升;将卫 勤体制限制在后勤体制内,存在卫勤指挥与军队国 防体制、作战指挥体制的联系的紧密性不高的缺陷 与不足。因此,必要时应把卫勤指挥机构从后勤框 架下摆脱出来,转隶于军队作战指挥部门,使卫勤 指挥从根本上顺应卫勤保障“作战保障”的性质,达 成“卫勤保障体制按照不间断地寻找和后送伤病 员、按阶梯、连续和继承性地进行救治的原则建立 起来的”保障体制的最终目标[9]。 2.4 指挥机构职能应从业务职能为主向行政和业 务职能相结合方向发展 我军卫勤指挥体制只单一存在业务指导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后勤的集中统一,但在体制运 行实践中更多地造成了体制内责权利关系的失衡, 限制了卫勤指挥领导的灵活性、主动性,从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卫生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卫生专业技术 的提高,从而限制和制约了体制内部主动性和创造 力的生成和发挥,也限制了卫生业务技术水平的提 高。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和研究赋予卫勤指挥机构 一定的行政领导权限,如赋予各级卫勤指挥领导机 关对于其直属固定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的行政 领导权,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卫勤指挥领导体制 的整体活力,增强各级卫勤领导机构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调整改变体制内责权利关系的不对等等 现象。 2.5 卫勤指挥体系应向层级少扁平化方向发展 我军当前的卫勤体系既属于本级后勤领导,又 属于上级卫勤机构指导。指挥领导层次较多,卫勤 上级对下级的领导行为曲折而缺乏力度,在业务上 的指导落实较难,也影响了卫勤信息在上、下级之 间的传递速度,削弱了组织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因 此应建立指挥层级较少和指挥关系明确的卫勤指 挥体系,以减少信息传输环节,提高整个体制的 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谦, 张雁灵. 现代战争卫勤保障[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 2013. 12. [2] 刘胡波, 刁天喜. 美国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出 版社, 2010. 17. [3] 刘胡波, 蒋腾芳. 俄罗斯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 出版社, 2010. 13-14. [4] 李瑞兴, 陈征宇. 德国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出 版社, 2010. 15. [5] 刘术, 陆健. 以色列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 社, 2010. 11. [6] 刘运胜, 陈光伟. 俄军车臣反恐行动中的战斗减员分析与 启示[J]. 西南军医, 2015, 17(1):111-113. [7] 沙琨, 胡晓媛. 美军越战以来历次卫勤保障经验[J]. 解放 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 19(6):595-598. [8] 张善明, 潘德龙. 我军建设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蓝天出 版社, 2012. 89-90. [9] 李伟, 毛常学. 外军卫勤转型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 式转变的启示[J]. 解放军卫勤杂志, 2013, 2:55-57. (责任编辑:张璐)
nyp366888891
2024年12月5日 18:1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HTML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