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保障训练
德军卫勤保障体系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nh
美军战时卫生勤务信息化保障情报分析
美军战创伤信息采集和记录现状
美军医疗保障体系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军地一体化卫勤动员对我军的启示 陈活良
德军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卫勤训练启示
美军卫勤体系建设启示
国内外军队卫勤指挥管理体制发展与比较
环太军演中美军 ATLS 课程培训的做法及启示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军战斗减员特点及关键 战伤救治举措效果分析
美军野战无人化卫勤装备进展与启示
美军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能力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趋势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德军卫生物资供应保障体制
外军医疗保障体制有关情况介绍
美军战伤死亡数据分析对加强战伤救治训练的启示
外军卫勤模拟仿真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美军寒区卫勤保障研究现状与启示
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卫勤实战化训练的经验及启示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
美军后勤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 白金十分钟 ”到“黄金一小时 ”——美军一线战救的 “ 101 ”策略及启示
战术训练 俄文 Takticheskaya_podgotovka_kursantov_uchebnyh_voennyh_centrov
-
+
首页
德军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卫勤训练启示
· 国外医院管理动态 · 德军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卫勤训练启示 叶 锋1,陆 辉2,李峋汐3,黄 智1,吉洪标4* ( 1.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28 医院,海口 570206; 2.北部战区总医院,沈阳 110840; 3.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卫勤 处,西宁 810000; 4.桂林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桂林 541001) [摘 要] 文章结合作者赴德国费尔德基兴卫勤训练基地参加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培训中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分析德 军卫勤训练特点,诸如实战实保贴合紧、注重卫勤保障实效、卫勤保障能力精准、救治技术体系功能结构活等,并结合相关启 示,对我军卫勤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包括注重卫勤理论研究、注重卫勤实战训练、注重卫生装备模块化建设、注重火 线救治能力建设、注重后送能力训练、注重综合军事素质培养、注重涉外能力常态化培训等。 [关键词] 卫勤训练 ; 伤病员后送 ; 外军卫勤 ; 德军 DOI : 10.16770 /J.cnki.1008-9985.2020.12.026 [中图分类号] R 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85(2020) 12-1195-03 Enlightenment of Patient Evacuation Coordination Team During Health Service Training in Germany YE Feng1,LU Hui2,LI Xunxi3,HUANG Zhi1,JI Hongbiao4* ( 1.No.928 Hospital of PLA Joint Logistic Sup- port Force ,Haikou 570206 ; 2.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ern Theater Command ,Shenyang 110840 ; 3.Department Health Service ,Xining Joint Logistic Support Center ,Xining 810000 ; 4.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Guilin Joint Logistic Support Center,Guilin 541001)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from NATO patient evacuation coordination team dur- ing health service training in German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military medical training, such as close integration of real medical support ability,emphasis on medical support effectiveness and precision, and flexible function structure of living treatment technology.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inspiration,several construc- tiv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military medical construction,such as focusing on medical theory research,emphasizing on training of medical practice,paying attention to medical equipment modular construction, keeping a watchful eye on the frontline treatment abilit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ability of patient evacuation, making a poi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ilitary training,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normalized training of for- eign-related ability,and so on. [Key words] medical training ; patient evacuation ; foreign military service ; German army Hosp Admin J Chin PLA,2020,27( 12) : 1195-1197. 根据联勤保障部队年度外出培训计划安排,由联 勤保障部队组团,2019 年 6 月 4 日至 8 日,赴德国慕尼 黑市郊费尔德基兴卫勤训练基地,参加伤病员后送协 调小组(PECC) 课程。此次 PECC 课程由北约军事医 学卓越中心组织,以阿富汗战场和北约多国军事行动 联合医疗救援支持为背景,协调组织伤病员后送,英 国、加拿大、美国、匈牙利、荷兰、芬兰、以色列、阿富汗 等国共派出 15 名学员参加培训。在严格遵守保密守 则前提下,与部分教员和参训学员展开适度沟通交流, 探讨德军在卫勤训练中的先进理念和做法。现结合访 [基金项目] 军队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孵化项目 ( 18QNP012) [作者简介] 叶 锋,男,硕士 ; 电话: 0898-66570405 [通信作者] 吉洪标,电话: 0773-2080569 问中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分析德军卫勤训练主要特点, 以期在我军卫勤训练中予以借鉴。 1 主要内容 此次 PECC 课程按理论辅导 (6 月 3 日至 4 日) 和 室内推演(6 月 5 日至 6 日) 两个阶段展开。 1.1 理论辅导 主要围绕北约多国军事行动伤病员 后送协调政策规定和基础理论辅导、伤病员基本信息 和需求高效获取、战场态势准确判断、后送医疗机构和 前接后送方式科学选择、转移过程伤病情实时感知、前 后方医疗资源有序对接等展开辅导授课。 1.2 室内推演 以阿富汗战争和北约多国军事行动 联合医疗救援支持为背景,学员分组 (4 人 1 组) 担负 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成员角色,通过计划制定、调度协 调、组织实施等固化流程,综合分析战场需求、能力底 数,整合连接前方联合作战区、后方战役战略区医疗资 源,推演战时不同地形、气候和环境条件下伤病员前接 后送方式。 2 主要特点 在上级全力沟通协调下,观察组参加了课程后半 程实践推演活动,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总体感到 有以下 4 个特点。 2.1 实战实保贴合紧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方式,以阿富汗战争和北约多国联合军事行动 为背景,从实战案例入手分析研究,以配套制度为遵 循、救治需求为导向、装备能力为支撑、信息交互为保 障,针对战时伤病员前接后送这一独立卫勤保障活动, 指导参训学员推演作业,引导作战环境对伤病员后送 方式选择带来的重大影响,强化理论体系向实战运用 转化,锻炼提高参训人员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态势判 断、沟通协调和组织决策能力。 2.2 注重卫勤保障实效 北约伤病员医疗后送体系 建设实际全面,形成了“10-1-2”战伤救治原则[1] ( 即 10 分钟战术战伤救治,1 小时损伤控制复苏,2 小时损 伤控制手术) 、C-ABCDE 救治理念、AJP-4 联合卫勤 保障细则等法规制度,对调度机构职责、医疗后送流 程、调度文书格式规范、医疗设备配备进行明确规范, 为伤病员医疗后送提供行动准则。德军卫勤系统独立 于其他军种之外自成体系,为陆海空三军提供联合卫 勤保障,同时采取从上到下垂直领导管理的两级组织 指挥体系,减少卫勤指挥层级,有效缩短决策时间,提 供工作效率。 同时,德军卫勤系统可及时反映伤病员 流转、床位使用等情况,能实时监控处置医疗后送过程 中伤病员转运情况,为调度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有效提 高伤病员后送调度效能。 2.3 卫勤保障能力精准 其一是卫勤保障精准。不 同于批量伤病员救治,北约军队主要针对信息化条件 下局部战争、特种作战等作战样式以及个体医疗后送 需求,不受限于分级救治、逐级后送,个性化前接后送 方案,确保伤病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恰当的医疗救 治。其二是医疗后送平台精良,主要由北约国家现役 主力轮式装甲车、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改装,并标准化 配备院前急救设备,防护能力强,战场适应性强。 2.4 救治技术体系功能结构灵活 北约 Role1 至 Role 3 ( Role1 为战现场急救,Role2 提供初期救治,在加强 外科力量后具有损伤控制手术能力 ; Role3 提供全面治 疗,具有专科救治能力,可向承担 Role2 任务的救治机 构派出加强外科力量) 任务均为战区救治,承担任务相 当于我军战术区与战役区救治机构功能。其建立在卫 勤功能模块能力上,分为 7 个核心模块、14 个增强模 块和 7 个补充模块,Role2B ( 任务基本型) 配备核心模 块,当配属增强模块转为 Role2E ( 加强型) 时,增强配 属补充模块可承担 Role3 救治任务。北约军队救治技 术体系以医学功能模块为框架,以标准形式,形成从战 场急救、专科急救、检验诊断到后送转运的多种模块的 技术群表,如执行 Role2 任务的外科手术队覆盖从伤 情判定到术后留置处置的全过程。此种“模块功能牵 引技术”标准统一北约各国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达到 正确、灵活应用功能模块目的,同时整合资源、标准救 治,提高时效救治水平。 3 启 示 相较于北约军队,我军未来作战样式可能趋于一 致,但面临的作战环境、作战背景以及国防动员能力差 异明显,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简单粗暴、模式照搬。 3.1 要注重卫勤理论研究 德军非常重视卫勤训练 支撑理论研 究,强调利用军事学理论分析作 战“对 手”,明确训练背景和目标,注重从其他多领域引入行 之有效的训练理论。如从德国汉莎航空引进的机组资 源管理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卫勤队组整体能力训练 ; 从体育训练、教育学和哲学等领域引入运动学习及肌 肉记忆效应、米勒金字塔、克拉克三定律、瑞士奶酪模 型等理论用于指导卫勤模拟训练。我军前一次战争已 是 30 年前,数据信息不足以支撑现代作战卫勤保障计 算,以致当前演习演练卫勤保障多停留在虚、假、空,保 障能力与保障需求无法精确匹配,对未来作战卫勤保 障可能产生致命影响。建议可采用年度指令性任务的 方式,加大对外军实战卫勤保障研究,形成可借鉴数据 统计,破解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统计数据支撑不足的问 题。加强卫勤训练支撑理论、组训模式、训练内容、方 法手段等相关研究,利用军人卫生职业教育平台,组 织卫勤骨干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微课等,助推机动 卫勤力量建设和发展。 3.2 要注重卫勤实战训练 德军卫勤力量建设始终 聚焦任务、聚焦实战,训练内容源自实战,训练师资来 自战场,训练环境还原实景,组训方法注重实效[2],此 次培训以阿富汗战争和北约多国联合军事行动为背 景,从实战案例入手分析研究,关注针对大出血、呼吸 道阻塞和气胸等“可避免”阵亡因素战场急救技能训 练。下一步,要着力建立系统的卫勤人员培训机制,利 用群众性战伤救治练兵比武活动,着重加强“可避免” 阵亡因素战场急救技能训练,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 扎、骨折固定、静脉穿刺、胸腔穿刺等,着力提高实战化 保障能力。 3.3 要注重卫生装备模块化建设 德军卫生装备现 代化程度极高,军医背囊、单兵急救包中可以看到各种 新型敷料、止血粉、烧伤冷却单等,价格不菲,在诸多高 科技装备中,有三角巾这一传统装备,德军认为三角巾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其在现代战伤救治中已不 能承担主要角色,但其辅助作用的优势不能被完全替 代,对于绞扎止血、骨折固定仍然非常有效[3] 。新式军 医背囊、卫生员背囊和单兵急救包,内部器械数量充 足、功能配套,但还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装 备器械种类庞杂、专业化水平不高,背囊内缺乏颈托及 骨盆固定器等急需器材,制式伤票纸张单薄不能防水, 而且填写内容复杂费时费力。下一步,应加快模块化 建设步伐,重点围绕功能齐全、性能优越、便于携带、操 作便捷、体系配套等原则研制不同功能的卫勤装备单 元,可根据不同任务特点进行随机组合,有效提高卫勤 装备水平。 3.4 要注重一线救治能力建设 德军一级医院均以 卫生士官或经过专门训练的急救士官作为一线救治的 主力,同时兼任驾驶员,避免单纯由于驾驶员伤亡造成 救护车无法正常执行任务,也可以在实战救治时将驾 驶员名额编配为一名卫生士官,强化一线救治力量。 这种配置方式很好地解决军医不足的问题,既避免大 量军医投入一线所造成的后续救治力量不足,也能很 好地保证一线救治能力。我军驾驶员多为专职,在训 练和救治中有时作为警卫人员使用,有时作为担架员 使用。相关能力如能整合到卫生士官综合能力水平 中,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单兵在战场上的作用。 3.5 要注重后送能力训练 德军具有高效的伤员立 体后送体系,而我军主要以摩托化后送为主,只能通过 靠前配置医疗单元来提高救治效率,应对局部战争尚 可,但面临大规模作战或离开本土作战时,卫勤保障难 度较大。 以海南地区卫勤现状为例,当前可用于伤病 员转运的后送救治平台数量少、机动防护能力弱、高温 高湿环境适应力差,无法支撑作战需要。前几次的全 要素展开训练,都没有涉及医疗后送,下一步要立足现 有装备,完善医疗后送想定,加强不同环境下医疗后送 训练。加强伤病员前接后送推演作业,引导作战环境 对伤病员后送方式选择带来的重大影响,着重锻炼指 挥组和分类后送组人员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态势判 断、沟通协调和组织决策能力。 3.6 要注重综合军事素质培养 德军每一个模拟推 演室都配备一部电台、卫星电话和对讲机,挂有各种军 事地图,电台通信和识图用图是战时通信联络和实施 保障的两项基本技能,德军要求卫勤人员人人掌握、人 人会用。下步应加强野战医疗队员野外条件下电台使 用培训,还要加强识图用图、轻武器射击等科目训练, 具备运用地图前接后送伤病员、野外搜救以及战地防 卫作战等军事素养。 3.7 要注重涉外能力常态化培训 坚持走出去,拓宽 我军卫勤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把培养军人涉外能力作 为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规划,让各类业务骨干多出 去“走一走”,通过常态化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外军卫 勤保障先进经验做法,充实完善卫勤发展理念,科学引 领、创新发展,推动联勤卫勤体制深度转型 ; 同时,要加 强军内跨单位、跨部门的研讨交流,推广共享经验成 果,发挥涉外演练活动的辐射作用[4] 。 【参考文献】 [1] 黎檀实.战术战伤救治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 害医学杂志,2015,10( 1) : 1-4. [2] 康鹏,丁陶,张义,等.德军卫勤训练特点及其对我军卫勤教学 训练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8) :772-774. [3] 田竞,周南,赵佳钧,等.德军马里维和一级医院救治能力[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 10) :996-998. [4] 吉洪标.卫勤分队参加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实兵演练实 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9) : 895-897. (2020-08-25 收稿 2020-12-02 修回) ( 本文编辑 戴志鑫)
nyp366888891
2024年12月5日 17:56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HTML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