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保障训练
德军卫勤保障体系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nh
美军战时卫生勤务信息化保障情报分析
美军战创伤信息采集和记录现状
美军医疗保障体系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军地一体化卫勤动员对我军的启示 陈活良
德军伤病员后送协调小组卫勤训练启示
美军卫勤体系建设启示
国内外军队卫勤指挥管理体制发展与比较
环太军演中美军 ATLS 课程培训的做法及启示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军战斗减员特点及关键 战伤救治举措效果分析
美军野战无人化卫勤装备进展与启示
美军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能力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趋势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德军卫生物资供应保障体制
外军医疗保障体制有关情况介绍
美军战伤死亡数据分析对加强战伤救治训练的启示
外军卫勤模拟仿真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美军寒区卫勤保障研究现状与启示
外军卫勤体制模式比较及对我军的启示
美军卫勤实战化训练的经验及启示
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经验探讨
美军后勤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 白金十分钟 ”到“黄金一小时 ”——美军一线战救的 “ 101 ”策略及启示
战术训练 俄文 Takticheskaya_podgotovka_kursantov_uchebnyh_voennyh_centrov
-
+
首页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研究专题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李长芹,李培进,吴 东 [摘要] 美军战时的卫勤组织指挥已实现高度信息化。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实现的重要 功能。 [关键词] 美军;战时;卫勤;组织指挥;信息系统 [文献标识码] A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 代,其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医 学工作站、多媒体、虚拟现实与仿真、无线射频等信息 技术,经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的实践,实现了战 时卫勤组织指挥的高度信息化。现简要介绍如下。 1 现 状 海湾战争时,美军的战时卫勤信息化建设取得了 显著 成 绩,成 功 地 将“ 医学信息和数据应用系统 (MIDAS)”“资源分析和计划系统(RAPS)”“统一会计 卡( UCA)”“ 国 防 联 合 医 疗 受 益 人 员 报 告 系 统 (DEERS)”“综合卫生医疗系统(CHCS)”“实时人员鉴 定自动化系统(RAPIDS)”和“ 战区陆军医疗管理信息 系统(TAMMIS)”等多个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于实战。 海湾战争后,美军针对海湾战争中出现的信息数据不 完善、组织指挥不顺畅等问题,开始研发伤员救护医疗 信息系统(MC4)和战区综合医疗信息系统(TMIP-J)。 2003 年伊拉克战争中,MC4 和 TMIP-J 系统陆续装备 美军各医疗阶梯的医疗单位,并逐步在美海、陆、空三 军所有医疗机构应用。 1. 1 MC4 MC4 是为战时开发的、用来支持医疗信息 管理的一套综合集成系统,能够为所有参战人员分别 建立综合的、全寿命电子病案,为战区指挥官提供医疗 监测信息、战区范围内的趋势分析和医疗态势感知能 力,并与伤病员账户和报告实时追踪系统(PARRTS) 及联合伤病员追踪数据库系统(JPTA)相连接,实现对 伤病员的实时追踪。 同时,该系统还可为陆军军需官 连接国防医疗后勤标准保障-装配管理系统(DMLSS- AM)与 TAMMIS ,以 自动化支持医疗后勤,实现对药 材保障、装备管理等卫勤工作的实时组织指挥[1]。 作者单位:100850 北 京,军 事 医 学 科 学 院 一 所(李 长 芹, 李培进,吴 东) 通讯作者:吴 东,E-mail:wudong1101@sina. com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821 [文章编号] 1000-9736(2014)05-0475-03 1. 2 TMIP-J TMIP-J 作 为 全 球 作 战 支 持 系 统 (GCSS)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的医学模块,以 《联合设想 2020》提出的“ 聚焦后勤”为理论依据,通过 在战区水平上整合医疗系统来支持部署部队,通过不 断整合、增加“模块”或“结构”来增强其功能,为一线医 务人员提供各种医疗功能支持,包括电子医疗记录、卫 勤指挥和控制、医疗后勤、血液管理、伤病员后送和追 踪等。通过该系统,指挥人员可在后方实时监测和指 挥控制前线的医疗救治力量[2]。 2 特 点 2. 1 集成性 美军在卫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先 进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模块化综合集成现有 系统,借助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系统集成战略”,成 立相应管理机构,强调加强信息综合利用,改进相关业 务流程,合并同类信息系统。如 TAMMIS 是美军国防 医疗信息系统的标准系统,是由战区陆军医用血液制 品管理信息系统、战区陆军伤病员统计和报告信息系 统、战区陆军医疗调度信息系统、战区陆军卫生补给信 息系统、战区陆军卫生装备保养信息系统、战区陆军验 光配镜管理信息系统及野战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等 7 个 系统整合而成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是由美军 13 家单位将自行研制的单兵生理监视器系统、战地卫 生员便携计算机、野战医疗协调器、创伤救治协调器和 创伤救治便携器等子系统紧密连接起来的远程医疗野 战化 系 统。 MC4 是 由 3 个 信 息 系 统 融 合 而 成;而 TMIP-J 是不断将新研制的医疗信息系统集成、融合, 逐渐形成功能强大的卫勤组织指挥信息化保障系统。 2. 2 安全性 美军在卫勤信息化建设中同样重视信 息的安全性,并采取限制访问或完善应用子网等防护 措施,如战区医疗数据库(TMDS)和 JPTA 都是以网络 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国防部拥 有公开网络协议的计算机访问;访问需要注册用户名 和密码,管理员通过账号进行管理;除授权用户外,限 制访问受保护的医疗信息。联合医疗工作站(JMeWS) 则在建立之初就被快速接入秘密协议网络(SIPRNet) , 与公开网络隔离,保证了战时伤病员医疗信息的安全。 SIPRNet 和非密协议网络二者在数据资源、地址空间、 控制机制等方面都是分离的。 2. 3 可扩展性 美军的卫勤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烟 囱式”发展和综合集成发展阶段后,逐步向平战结合、 军地结合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系统和装备的军地链 接及平战接轨。如加强远程战场综合医疗信息系统 (BMIST-J)的蓝牙扩展,实现战区综合医疗系统 Ⅱ 交 替输入法表格功能,标准化医疗信息输入的格式;并在 JPTA 中开发供指挥官快速浏览的简要界面,使其能够 实时了解伤员所在的位置,以及正在接受的治疗。利 用虚拟专用网络(VPN) , 实现战地医师和指挥官准确 追踪并查阅伤病员的医疗信息。在 JMeWS 的基础上 建立战区医疗态势感知系统(MSAT) , 提供系列高级决 策支持,如部 队卫生 防疫和 防护,疾病监测和态势分 析,潜在核生化、放射及职业疾病的环境危害监测,后 勤计划制定和行动,伤病员治疗、转移的实时监测,与 非国防组织如其他联邦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实现医疗 信息共享。在伤员救护医疗信息系统原有基础上增加 牙科、诊疗、血液、视力检测和创伤登记等信息采集和 存储功能。进一步增强与武装部队卫生纵向技术应用 系统(AHLTA)和退伍军人事务部电子病案“退伍军人 医疗信息系统和技术架构”(VistA) 系统的融合,以加 强平战时卫勤决策与信息共享。 3 功能分析 3. 1 实现卫勤组织指挥实时化 美军野战医疗机构 自 1990 年代初开始陆续装备战区卫勤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美国防部的基本标准系统,是美军战斗支援 自动化中的卫勤部分,可有效地支持野战医疗机构在 紧急行动和战争期间对医疗信息的需要,辅助野战医 疗机构运送、治疗和追踪伤病员。2003 年伊拉克战争 中,MC4 和 TMIP-J 开始在美海、陆、空三军所有医疗 机构部署。MC4 为战区指挥官提供了医疗监测信息、 战区范围内的趋势分析和医疗态势感知能力,使其能 够评估战场所需要的卫勤力量。TMIP-J 作为美军指 挥控制系统和后勤指挥系统的医学模块,实现了指挥 人员在后方实时进行医学监测和指挥控制前线救治力 量的能力;同时其子系统 JMeWS 使医务人员和指挥人 员可随时通过网络获取医疗救治信息、监测数据、关键 后勤信息(如血液供应、医院病床和装备利用情况等), 并处理、分析、显示医疗态势信息。通过该工作站访问 GCSS 和 GCCS 系统,可加强指挥官对战场态势的了解 和监测。通过综合医疗分析工具,可分析计算战区的 医疗需求、态势发展及危险性评估等,帮助综合医疗计 划者和决策者在危急事件中制定审慎的行动计划。 3. 2 实 现 药 材 保 障 和 血 液 管 理 可 视 化 MC4 和 TMIP-J 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使美军借助网络技术,通过 对医疗物资和装备等资产的可视化,按照“聚焦药材物 资保障”的模式,及时处理与战区相关的血液制品管理 信息、伤病员统计和报告信息、医疗调度指挥信息、卫 材补给信息及卫生装备保养信息,及时为各级卫勤指 挥和管理控制人员提供综合的战区信息,实现了全医 疗资产的可视化采购、运输、存储和配送等,基本满足 了战场医疗保障要求。战区医用血液制品管理信息系 统则可处理与战区血液制品的采集、加工、保存、分发 和输注等有关信息,战区以外的血液管理人员也可以 共享系统的信息,系统可自动产生血液装货清单,提供 血液的库存量信息,使血液采集加工信息自动化,血液 装运、接收信息自动化,自动记录伤病员输注的血液制 品等。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建立的陆军战区卫勤管 理信息系统用户援助模块,可使用户通过网络请领医 疗补给品,查阅目录,检查所请领物资发放情况,以及 了解现有物资余额和可用的替换品。 3. 3 实现医疗后送追踪网络化 美军通过伤员医疗 后送指挥与控制系统(TRAC2ES) , 对伤病员空运后送 过程进行追踪和监测,根据需要进行信息化医疗资源 调度,可将运输、临床、后勤和伤病员后送联为一体。 同时联合使用患者后送项目追踪数据库实时追踪后送 伤病员的医疗装备,便于指挥机构管理和分配患者转 移项目资源,防止伤病员后送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和 丢失。 以网络为基础的 JPTA 则实现了对后送过程中 伤病员的实时追踪。 3. 4 实现防疫防护信息化 美军为防止传染病在战 区内流行,专门开发了国防部军事环境卫生战备子系 统-工业卫生(DOEHRS-IH) , 用来收集军事部署区周 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土壤样品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检 测,提高部署部队的疾病防控能力。而各种医学数据 库的研制和应用使战地医师能够回顾性研究战伤和疾 病,以帮助评估部署区疾病或暴露可能带来的损伤,便 于部署部队提前做好军人的防疫防护。 3. 5 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递和查询一体化 美军 (下转 478 页) 数据库和任务需求,能够支持一线急救人员与后方医 学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战地医务人员使用该软件在伤 员受伤现场就可以随时记录伤病员最初的医疗会诊数 据,并将这些数据远程传输到 AHLTA-T 系统、美国特 别行动组医疗监测系统(SOFHSS) 、集成临床数据基地 (ICDB)及军队医疗信息最终存储仓库**—**— 中央临床数 据仓库(CDR)中。 2. 2 AHLTA-T AHLTA-T 由 Integic 公司于 2003 年 研发,是综合医疗系统 Ⅱ (CHCS Ⅱ) 的战场应用版本, 可单独部署、使用,应用于网络不顺畅的战场环境下, 可为指挥官提供临床医疗信息和医疗监测能力,使其 能够评估战场所需要的医疗供给力量,并为每名军人 提供综合的、可长期保存的电子医疗记录[3] 。将该系 统存储的信息反馈到网络后,临床数据仓库可根据提 供的数据自动更新,并允许医务人员进入门诊伤病员 数据库了解各科室的状况,医务人员利用该软件为联 合医疗工作站(JMeWS)补充数据,收集医疗追踪材料。 2. 3 CHCS-NT 该系统是由科学应用国际公司研发, 主要由战地支持医院(第 3 级医疗救治阶梯单位)用于 提供住院伤病员医疗数据的系统,内容包括化验室、放 射科和药房的运行数据等[4] 。CHCS-NT 与战区综合 卫生医疗系统(CHCSII-T)和 TMIP-J 相连接。 3 系统应用情况 2003 年 11 月,美军在伊拉克、科威特的 200 所医 疗单位部署了 5000 余套 MC4 。试用时发现系统软件 尚存在不少问题,经改进系统重新配备并经第 44 医学 司令部完成了应用测试[5] 。2005 年初,美军在第 8 届 军队健康预防大会上展示了该系统。2005 年 10 月- 2006 年 10 月,该系统被部署到阿富汗和中东其他地 区。2006 年 10 月-2007 年 2 月,根据部队多元指挥需 要,与战区第 3 医疗单位(TF3 MED) 合作完成推荐运 行模式的设定。2007 年 10 月,在布拉德空军基地的远 征医疗支持组和空军战区医院配备 200 套该系统[6] 。 2008 年 2 月,22 000 套 MC4 系统已经在驻阿富汗、伊 拉克、欧洲等地 250 所美军医疗单位的手持机、笔记本 电脑上配备。2011 年,该系统中的电子医疗记录软件 升级为 2. 1. 2. 1 版本,能够更好地协助处理创伤后应激 障碍相关症状和其他精神健康问题,并部署到所有陆 军医疗部队。美国防部预定于 2014 财年完成该系统 2. 2. 2. 2 版本的开发与部署[7] 。 参 考 文 献 [1] Medical Commun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 MC4) System [EB/OL].http://www. medgadget.com/archives/2005/08/medical communi 1. html. [2] US Army : Medical Commun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 ( MC4) , MC4-gateway to medical information for deployed forces [EB/OL]. http://www. panasonic. com/toughbook/army. [3] Battlefield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inar[EB/OL] . (2008- 02-27)http://www. governmentexecutive. com/ . [4] Steen R. A gateway to medical information for deployed , military medical technology[EB/OL] . (2008-12-01) http://www. military- medical-technology. com/ . [5] Brewin B. Agencies tap Army's expertise o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B/OL]. (2008-02-29)http://www. govexec. com/features/ . [6] Moore J. Army , Air Force link EMRs in combat care rollout [EB/OL]. (2007-10-31)http://www. govhealthit. com/ . [7] Thormeyer R. Handheld tool gives Army a quick look into a soldier’s medical history[EB/OL]. (2010-10-05)http://www. gcn. com/ . (收稿:2013-11-19 修回:2014-02-23 编校:蒋铭敏) 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 (上接 476 页) 利用 MC4 和 TMIP-J 系统的强大功能,为每名军人提 供综合的、可长期保存的电子医疗记录,并通过网络通 信技术实时传递和更新医疗信息。医务人员可以快速 浏览并预定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验、X 线检查等),并 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将数据传递到临床数据仓库中 并及时更新;还可 以快速、准确查询伤病员的医疗记 录,以便医务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追踪、医疗报告和医 疗后勤支持[3] 。TMDS 以网络为基础获取战区医疗数 据,使医务人员与指挥人员在伤病员从战区转移到后 方军队医院和地方医疗机构过程中,对伤病员进行观 察、追踪和护理,实现了战区医疗信息的全球可视化; 同时,允许退伍军人事务部通过双向卫生信息交换系 统(BHIE)访问战区数据库中的信息,实现了战时卫勤 信息采集、存储、传递和查询的一体化。 参 考 文 献 [1] US Army : Medical Commun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 (MC4) , MC4-Gateway to Medical Information for Deployed Forces [EB/OL]. http://www. panasonic. com/toughbook/army. [2] Mission need statement for the 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 (TMIP)[R]. ADA334784 , 1998. [3] Digital Medical Recording Available in Afghanistan for First Time [EB/OL]. (2006-04-19)http://www. medgadget. com/ . (收稿:2013-11-19 修回:2014-02-23 编校:蒋铭敏)
nyp366888891
2024年12月5日 18:08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HTML文件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